第六百零六章 大难题-《明末达人秀》
第(3/3)页
整个过程中,崇祯都是认真地倾听着,没有任何的反驳,也不会去辩驳,因为他知道,在古代的时候,是没有任何的标点符号的。
因此,虽然有文字,有书籍,要想看懂一本书,要想断句,判断到哪里是一段话,都需要老师的口述,念一遍,解释一遍,方能读的通,读得懂。
否则的话,若是随便拿一本书,给那些读书人看,他们得花费大量的时间,先研究一番,弄懂一篇篇文章的断句,然后才能去理解,不然,根本就可能立即阅读。
当然,像朝廷的文书、人与人往来的信函等等,之所以能够看懂,就是在于,书写之时,在一句话的末尾,都会带着语气虚词,比如之、乎、者、也、呜、呼、哀、哉之类的词语,从而替代标点符号的作用。
即便如此,有了这些语气虚词,读起来也有一些费事。
对于那些只是识得一些个大字之人,读起来就不能说费事那么简单了,而是吃力,甚至于根本就看不懂,而对那些经验累月浸yin此道的读书人而言,当然是轻松无比了。
渐渐地,文华殿的气氛再次发生了变化,变得有一些异样起来,以周道登为首的官员,神色都是凝重不已,很是复杂,一副心事重重、很难做的样子。
然而,崇祯的神情却是轻松无比,是难么的坦然,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,似乎并不觉得这是什么难题,事实也是如此。
眼前的这些名儒大家,学识渊博之人,他们虽然不知道标点符号的存在,也不懂得如何运用,有着后世灵魂印记的崇祯,却是懂得这些,可谓是门儿清!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