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那我就看看,諸葛亮的這種自以為是,到頭來,會得到什么吧。”郭威冷笑兩聲扭頭看了下孫觀;“全力監視劉備,我要了解他的一舉一動。” 析縣。 劉備再也沒有了往日的那種頹廢,這段時間來,每日都笑容滿面。 他當日,親自帶領二弟三弟,一路尋訪,總算是找到了諸葛亮所在的地方。 三次拜訪,諸葛亮總算是見了自己。并在自己誠意相邀下,總算是出山輔助自己。 才能有沒有,全靠露兩手。 諸葛亮三言兩語就說出了自從背叛袁本初后,為什么處處不順的原因,那就是因為自己的背刺,在眾人心目中的大仁大義已經被破壞,還有,就是因為自己選擇的地方不對,如果當初選擇的是幽州,那南部有袁紹擋住,袁紹擔心腹背受敵,必然不會對自己下手。 而當時自己和審配都認為,西北方面是最好的,如此說來,是大錯特錯了。 大仁大義是沒有了,就算有,也不多了。 劉備心中也知道,正如諸葛亮說的一樣,自己當前在百姓心中的仁義并沒有降低,但是在各地諸侯眼中,卻已經是大打折扣,如今也沒有幾個人能真的對自己真心相待。 他既然能夠說到這一點。那就證明,他心中一定是有辦法為自己挽回這個事的。 以往幾天,他都是在跟諸葛亮說著心中報復,匡扶大漢,鏟除奸賊,另外也要處理新野遺留下來的政務,如今這政務也處理了個七七八八。 他也有了時間,因此在吃了午飯后,親自來到了諸葛亮當前下榻的東廂房。 “先生這段時間過得可還習慣。” 諸葛亮現在才不過二十出頭,而劉備如今卻有三十多歲,但他的禮儀卻是一點也不差。 在看書的諸葛亮立即起身;“主公,一切都好。” 他親自將劉備帶到主位上后黃自己的鵝毛扇輕微晃了下后淡淡笑道;“主公可是為了如何彌補以往的過錯來的。” 第(3/3)页